返回

四項提升機器人控制系統精度的關鍵技術

2025-05-30 16:32:57
隨著機器人被越來越多地應用於對精度要求極高的場景,人們也愈發關注提升其性能的相關技術。以下幾項前沿技術,正為新一代機器人控制系統的精度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4-Technologies-Helping-to-Improve-Robotic-Control-System-Accuracy

1. 數字孿生技術

在實驗室中開發機器人只是第一步,但要讓機器人在真實複雜的環境中運行良好,還需進一步驗證其控制系統的有效性。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的研究團隊就將數字孿生技術應用於機器人仿真軟件中,用以測試機器人在不同環境下的表現。

團隊首先評估了現有建築環境規範是否能滿足機器人的運行需求,接著構建了多個“機器人原型”和典型場景的數字孿生模型,從中識別潛在問題。通過仿真,開發人員能預先發現導航過程中的障礙,從而優化控制策略,大幅提升機器人在實際環境中的表現。

數字孿生還使研究人員能深入分析路徑規劃、導航能力和環境交互等關鍵因素。例如,他們測試了四款清潔機器人在六種場景中的表現,從而篩選出最適用的機型。這項研究有望為未來機器人進入城市空間提供設計參考,特別是在面對地形複雜或人員密集的環境時,為開發者節省大量調試時間。

2. 高性能傳感器

先進傳感器的應用,也是提升機器人控制系統精度的重要方向。韓國科學技術院的研究人員就開發了一種可拉伸式肌電傳感器,能在皮膚表面存在汗液或角質層的情況下,依然穩定讀取生理信號,尤其適用於可穿戴機器人和醫療康複設備。

這種新型傳感器采用微針陣列設計,在佩戴時既不會滑動,也不會引起不適。實驗表明,傳感器能長時間保持高精度信號采集,幫助設備更准確地解讀用戶的動作意圖。

在另一個案例中,一款下肢外骨骼機器人就通過高精度傳感器,幫助使用者在三個月內步態能力提升了 51%。傳感器的可靠性不僅提升了使用者體驗,也增強了醫療機構對設備的信任度。

3. 強化學習

強化學習是一種讓人工智能通過“獎勵機制”不斷優化行為的訓練方式,尤其適用於複雜多變的工業環境。研究人員嘗試將強化學習算法應用於伺服電機控制系統,以提升精度和一致性。

相比傳統算法,這種方法在處理負載變化或路徑變更時,表現出更強的自適應能力。實驗中,三個伺服電機的扭矩控制和速度控制性能均有所提升,且能及時響應目標軌跡的調整。

雖然目前算法仍有優化空間,例如壓縮神經網絡規模以提升計算效率,但這項研究已展現出強化學習在精細控制方面的巨大潛力,特別是在“工業4.0”等新興領域中的應用前景廣闊。

4. 虛擬現實(VR)

虛擬現實技術近年來廣泛應用於培訓、醫療等領域,也被用於提升機器人遠程控制的沉浸感。麻省理工學院和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的研究人員共同開發了一種遠程控制系統。

操作者佩戴 VR 頭顯後,能以立體視角“看到”機器人所見,再通過自身動作控制機器人的移動。實驗表明,即便實際操作的是機器人,用戶依然能獲得仿佛自己親手完成任務的體驗,例如抓取物體、投擲等。

研究團隊認為,這種沉浸式控制方式不僅適用於日常遠程辦公或學習,還能在救援、探測等極端環境中發揮作用。

技術驅動機器人控制系統不斷升級

這些技術創新展示了機器人控制系統在精度和實用性方面的重大突破。無論是通過仿真預測風險,還是利用先進傳感器、智能算法和沉浸式控制技術,這些進步不僅推動了案例研究的發展,也為未來相關技術的演進奠定了堅實基礎。

——來源:https://www.eetasia.com/

聯繫我們, 取得最新信息

subscribe
Top